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因為愛你,所以不會捨得讓你離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這就是現實生活。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們總是說這句話,似乎說了這句話所有的悲傷都會隨之散盡。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在塵世間行走,當我們看著遠方,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人海匆匆,總是有那麼多的你無法期許,總是有那麼多的你難以言說。人生在世,你和我,我和你,本是陌生,但是因為緣分,所以我們在彼此身邊停下腳步。後來,我們創造了愛情,那是我們的幸福。但是在愛情中的你,也需要分辨真假。你要知道,真正愛你的人,往往不會捨得讓你離開。 ... 01 我們都有一顆心,那是上天賜予我們的聚寶盆。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的美好,上天讓我們有地方得以貯藏。於是,我用一雙眼看到了許多的溫柔,我將值得留存的埋藏在心裡。後來我在人生路上走了許久,遇見你,於是你就走進了我的心裡。你要知道,這就是愛情。因為你在那個人的心上,所以他往往不會讓你離開。 02 唯一這兩個字說起來似乎是那麼的簡單,那麼的輕鬆。但是當我們真的走在生活中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唯一是對某個人的負責。在這個世上的我們,總是會遇見很多人,但是要想說誰是我們的唯一,那真的很難。可是後來,他遇見你,於是,你便成了他的唯一,所以他不會讓你離開他的。 ... 03 你說,陌生的兩個人走到彼此身邊,那不就是因為愛嗎?你錯了。當兩個陌生的人從人海中走到彼此身邊,那是緣分。因為有緣,所以我們才會望著彼此微笑。因為有緣,所以我們看著彼此才是滿目溫柔。後來,你們在相互了解中走進了愛情,因為你是他的愛,所以他不會讓你離開他的。 04 往後餘生,這是活著的每個人的想像。年少時不知道這四個字的含義,只是隨口說說。後來長大了,我便知曉了,原來,往後餘生是這個世上的夢,是每一個人腦海中最絢爛的時刻。在這個世上的你和我,我們相遇,因為你就是他的餘生,所以他不會捨得讓你離開他的。 ... 05 世界有多大?不可知。我們,不過就是世界懷抱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罷了。行走在人海中,我們努力地構建著生命中的幸福,我們用心地看待人生中的每一處風景。後來,我前行的腳步為你停下,那是愛情的到來。當你遇見那個人的時候,因為你就是那個人的全世界,所以他不會捨得讓你離開的。 06 你說,大家不都是走在陽光下嗎?為什麼還要說溫暖呢?因為我們不過就是人海中的一粒小小的塵埃,每個人都在尋求著生命的安穩,每個人都在等候著人生的溫柔。在這個世上的你和我,我們都在努力,我們都在用心拼搏。後來我們相遇,這是愛情。愛情中,因為你就是他的溫暖,所以他不會捨得讓你離開。 ... ​ 情感寄語:愛情,是這個世上美好的一個詞。因為有了愛情,所以我們的簡單時光才有了滿滿的歡喜,所以我們的平凡時刻才有了那麼多的溫柔可說。行走在茫茫人海中,每個人都在努力地追尋著燦爛的風景,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是愛情呀。在這個世上的你要知道,真正愛你的人,往往不會捨得讓你離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臺灣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重點在於表彰日據時代的儒家思想如何成為啟蒙與反殖民運動的思想資源,以及如何在參與社會政治運動過程中得到具有現代意義的轉化。本書希望通過探索儒學在日據時代所表現的本土性和現代性,開闢「臺灣儒學」的新論域。

目錄

新版序 松菊猶存,有酒盈樽……………………………………………………i
舊版序………………………………………………………………………………iii

一、明鄭時期臺灣的中國傳統文化………………………………………………1
 (一)、前言 …………………………………………………………………1
 (二)、政治與教育 …………………………………………………………2
 (三)、民生與宗教 …………………………………………………………7
 (四)、文藝與建築 …………………………………………………………15

二、道東之傳:清代臺灣書院學規中的朱子學………………………………………………23
 (一)、前言 …………………………………………………………………23
 (二)、學規與朱子學的傳播 ………………………………………………25  
 (三)、張伯行與臺灣書院學規的淵源 ……………………………………28
 (四)、臺灣書院學規的先驅:海東書院學規〉與其〈續篇〉……………………………………39
 (五)、澎湖〈文石書院學約〉與乾嘉時期的學術 ………………………49
 (六)、兼含大學規和小學規的《白沙書院學規》 ………………………62
 (七)、恆春縣塾規與原住民社會 …………………………………………70
 (八)、結論 …………………………………………………………………82

三、日據時期臺灣儒學的殖民地經驗……………………………………………85
 (一)、前言 …………………………………………………………………85
 (二)、華夷之?:
     割臺初期儒生武裝抗日的思想基礎 ………………………………88
 (三)、舊文化的抵抗: 書房、詩社、鸞堂與祀堂………………………92
 (四)、融合新舊的嘗試 ……………………………………………………99
 (五)、回歸祖國或轉入地下: 1937-1945 …………………………………103

四、連橫的《臺灣通史》與清代公羊思想 ………………………………………107
 (一)、前言 …………………………………………………………………107
 (二)、「繼絕存亡」的史觀: 連橫與龔自珍………………………………110
 (三)、「種性」思想: 連橫與章太炎………………………………………116

五、連橫《臺灣通史》中的「民族」概念:舊學與新義……………………………………………………………………125
 (一)、前言 …………………………………………………………………125
 (二)、民族性: 在「我族」和「異種」的對照中………………………126
 (三)、民族性: 在「自在自為的」自我關係中…………………………133
     1.風俗與鄉治…………………………………………………………134
     2.典禮與宗教…………………………………………………………138

六、日據時期傳統詩社「櫟社」的歷史轉折:從傳統遺民文學到近代民族運動……………………………………………145
 (一)、前言 …………………………………………………………………145
 (二)、遺民文學的傳統: 從中原到臺灣…………………………………145
 (三)、1902-1911: 櫟社的成立與早期活動 ………………………………153
 (四)、1911-1925: 從粱任公遊臺到治警事件 ……………………………161

七、啟蒙、解放與傳統:論二十世紀二○年代臺灣知識份子的文化省思……………………………175
 (一)、前言 …………………………………………………………………175
 (二)、1921年的臺灣:啟蒙………………………………………………177
 (三)、1924年到1925年的新文學運動:
     從「啟蒙」到「解放」的過渡 ……………………………………188
 (四)、1927年的臺灣:解放………………………………………………196
 (五)、「傳統」的再現………………………………………………………204
     1.基本立場: 文化調和論 …………………………………………205
     2.自我定位: 從「士」到「知識階級」的轉化 …………………214
     (1)主題的自覺: 士尚志………………………………………214
     (2)左派的立場…………………………………………………216
     (3)正體性的思維和世界史的視野……………………………218
     3.對儒家詩學的回歸………………………………………………222
     4.對儒家民本思想的吸收…………………………………………226
 (六)、發現一個典型: 王敏川 …………………………………………233
     1.從啟蒙人物到左翼運動領袖……………………………………233
     2.儒家思想的體證者………………………………………………237
     (1)儒家的現代意義……………………………………………237
     (2)人格修養與社會改造………………………………………240
     (3)傳統教育的改革……………………………………………245
     (4)生命的學問…………………………………………………247
     3.女性主義者………………………………………………………251
     (1)女權運動與社會運動………………………………………252
     (2)女性自覺與男性自覺………………………………………253
     (3)如何發現女性的個性………………………………………254
     (4)愛情作為志業………………………………………………255

八、一根金花:賴和〈一桿「稱仔」〉中的傳統文化………………………………………257
 (一)、前言 …………………………………………………………………257
 (二)、1925年的臺灣 ………………………………………………………259
 (三)、秦得參的一生與最後一天 …………………………………………262
 (四)、一桿「稱仔」與日本警察的形象 …………………………………268
 (五)、「一根金花」的象徵與女性角色……………………………………271

九、誰召同胞未死魂:葉榮鍾《早年文集》的志業與思想 ………………………………………275
 (一)、前言 …………………………………………………………………275
 (二)、從啟蒙到自治 ………………………………………………………277
 (三)、對中國新文學的評論 ………………………………………………288
 (四)、對臺灣文學的看法 …………………………………………………292
 (五)、光復初期的社會參與 ………………………………………………295
 (六)、結論 …………………………………………………………………297

附錄:讀李喬先生的中國文化論………………………………………楊儒賓299

 

詳細資料

  • ISBN:986002138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0Mj50Q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32184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集集大量出汗改善中醫診所魚池鄉大量出汗改善中醫診所埔里強迫症治療中醫
鹿谷鄉焦慮不安中醫推薦 中寮瞳孔擴張或收縮改善中醫診所 最推薦的鹿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信義鄉小兒過動中醫推薦 埤頭常常心悸中醫推薦 和美這間中醫診所看診態度好,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谷鄉胸悶治療中醫 福興噁心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芬園入睡困難看什麼科 北斗味覺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爆品大集合 的頭像
    爆品大集合

    爆品大集合

    爆品大集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